今年仲夏,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我来到温州市文成县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裹挟着云霞的热风吹过了山间,回头望向走过的街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霓虹初上夕阳西下,这些实践期间不经意的场景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
烛火摇曳,闪烁在七月的南田。夏日早晨的阳光总是灿烂而热烈,透射进窗纱,晃了青年的眼。来自温州商学院管理学院“烛光”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三十九名志愿者开拔进山,气温也跟着上升,尚未有下乡经验的大家被晒得满头大汗,走完一天的路,不得不借着前往小卖部采购的闲暇,享受这难得的凉爽。
时光回溯到那日我们一起下水田,村头的老人轻轻摇着扇,少女挽起裤腿露出脚踝。显然不是稻苗收割的季节,整片水田映出青涩的摇曳。队员们挥舞农具,不太娴熟的动作惹得众人大笑,指尖按下快门,载满记忆的花瓣落进了取景器。
在南田,我们能遇见些什么?我们遇见江南水田里的稻花香,遇见刘基庙前镌刻的碑文,我们在白墙上留下粉彩,表达对即将召开二十大的展望。在南田的日子虽然短暂,但我们不会忘记村民们微笑着递来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大李子,不会忘记水果摊主认真填写问卷的样子,不会忘记孩子们一声声稚嫩的“哥哥姐姐”……我们看到了一座充满文明与和谐的小城,这是中华聚落淳朴民风的缩影,也是国家多年来推动城乡建设结成的硕果。
南田小镇有一个不大卫生院,尽管面积不大但设施齐全,实践队在这里接受了急救知识培训。当有队员问起小镇卫生院的医生们为何愿意扎根于此,他们回答:“值得!”。或许以后忆起南田时光,还能记得有一群背着药箱的人,拿着稀薄的工资,穿过一条又一条狭窄的街,没有抱怨,只是耐心地为有需要的小镇居民开药方,为年轻一代传播自己的行医经验。他们是文明城市的孤勇者,是乡村振兴的摆渡人。
突然下起了雨,甘霖冲刷着墙画,一道道墨印流进土地,洗不尽南田的温柔。从未涉足过乡间小路的孩子,是不会触碰到那种独特温柔的。带领着我们下田的老伯开玩笑说:“天干了好久都没下雨,孩子们一来便下了雨。”老伯在村子里当了几十年的干部,终日劳作带来的是皱纹、驼背和白发。他说不远处的新南村依靠山泉供水,夏季的雨就显得珍贵。老伯摘下斗笠,教大家拔草的时候千万别连果苗一起拔了,接着便也投入劳动中。望着老伯略显佝偻的身影,不少队员若有所思,近年来乡域、村域山河面貌的不断改变,离不开这些弯下腰的人,不知还有多少像老伯这样把大半辈子献给家乡的劳动者。
雨后湿气弥漫,飘散在满池荷莲中,替她们晕染上一层淡淡的妆,南田之旅让我们见不少湖光山色,遇见了许多葆力之士。
十五天的故事不长,“烛光”匆匆划过,一群年轻人踏过青石板,为乡里的贫困户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夜色下礼堂传来悠扬的乐声,大家唱响《让我留在你身边》,希望它能温暖南田,陪伴万家灯火。
是的,萤火亦如炬。伴着归去的号角吹响,七月的余热洒进南田镇的小巷,油然而生的不舍。回想起第一天刚到时的种种不适应,此刻都已经随汗水消散。我们路过县城,路过乡村,面前赫然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脚踏实地的仰望星空,点点烛火也能形成燎原之势,照亮夜空。
是的,朴实的奋斗者用汗水为我们换了人间。我只用十五天的汗水,看了校园之外的风景,而变化万千的风景背后是无数像南田镇这样的平凡之人在这平凡的日子里用平凡的汗水筑起的不平凡的幸福家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镌刻在骨髓里的精气神,它能逢山开路,亦能遇水架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可爱人民,用汗水把人间换了副模样,这幅模样是更加俊秀的大好山河;这副模样是笑容更加灿烂的寻常人家;这副模样是更加自信的中国力量。
风轻轻抚过南田的山,夕阳缓缓沉下地平线,小镇的夜静悄悄。我曾经来过这里,从此,它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管理学院 骆佳城
指导老师:温州商学院管理学院 臧义乐